导语:尽管当前市场上存在着多种自研架构的竞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的选择,RISC-V 有望逐渐成为主流选择。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3 月 1 日消息,在 2025 玄铁 RISC-V 生态大会上,达摩院玄铁加快布局 " 高性能 +AI"RISC-V 全链路,并宣布首款服务器级 CPU C930 将在 3 月开启交付。
据了解,作为 " 生而开源 " 的芯片指令集架构,RISC-V 在过去 15 年里发展势头强劲,从嵌入式系统加速挺进高性能等复杂场景,并为 AI 算力提供新选择。在 RISC-V 国际基金会 2024 年批准的 25 项标准中,超过一半与高性能或 AI 相关。基金会理事会主席 Lu Dai 在大会现场表示,RISC-V 指令集最激动人心的进展之一是 Matrix 扩展,将推动 RISC-V 成为 AI 领域令人敬畏的力量。
目前,玄铁处理器锚定高性能和 AI 两大方向。本次大会上,达摩院宣布玄铁最高性能处理器 C930 即将在 3 月开启交付。C930 通用算力性能达到 SPECint2006 基准测试 15/GHz,面向服务器级高性能应用场景。此外,C930 搭载 512 bits RVV1.0 和 8 TOPS Matrix 双引擎,将通用高性能算力与 AI 算力原生结合,并开放 DSA 扩展接口以支持更多特性要求。
同时,达摩院披露了 C908X、R908A、XL200 等玄铁处理器家族新成员的研发计划,向 AI 加速、车载、高速互联等方向持续演进。具体而言,C908X 定位为玄铁首款 AI 专用处理器,支持 4096 bits 超长数据位宽 RVV1.0 矢量扩展;R908A 面向车规级芯片的高可靠需求;XL200 则将提供更大规模、更高性能的多簇一致性互联。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阿里巴巴达摩院资深技术专家李春强介绍,C930 是玄铁系列中的最新款 CPU IP,具有高度可配置性,支持 16 核至 64 核设计,适用于不同场景如自动驾驶和网络计算的应用。而 RISC-V 作为一种开放指令集架构,正在从嵌入式领域向高性能计算和 AI 方向扩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 C930 本身是一个 IP 核而非成品芯片,但其设计灵活性使得下游芯片制造商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从而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此外,借助于达摩院与合作伙伴们的共同努力,C930 还支持与其他硬件组件(例如 NPU)集成,进一步增强了整体解决方案的性能表现。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底层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 X86 或 ARM 架构往往难以兼顾成本效益与性能优化之间的平衡。在此背景下,基于 RISC-V 架构的产品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据阿里云无影事业部总裁张献涛介绍,阿里云无影事业部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 RISC-V 架构实现 AI 应用的云端部署。尤其是在 DeepSeek 等高效 AI 模型的帮助下,大幅降低了大模型对算力的需求,这为 RISC-V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无影已经成功接入了多个知名的大模型平台,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也在积极研究如何将 RISC-V 应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中国科学院软件所 RISC-V 行业生态负责人郭松柳博士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款名为 AIPC 的概念机,该设备不仅能运行 7B 参数级别的 DeepSeek 模型,还能支持诸如编程助手、图像编辑等功能。这标志着 RISC-V 在 AI 领域的应用潜力得到了初步验证。
此外,生态系统的建设是推动 RISC-V 发展的重要因素,涉及硬件、软件等多个层面的合作。为此,玄铁团队及其合作伙伴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方面,他们加强了与国际基金会及国内操作系统厂商的合作,致力于提高开源软件的适配度;另一方面,则是探索通过二进制翻译等方式加快闭源商业应用的迁移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 AI 领域内,RISC-V 凭借其开放性和灵活性展现出巨大优势。达摩院不仅参与推动了 AI 硬件指令集定义及相关上层软件栈的发展,还牵头成立了工委会,旨在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降低开发者门槛,促进整个行业的协同发展。
不过,虽然从技术、生态等角度来看,RISC-V 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 RISC-V 要想真正成为主流架构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在面对 X86 和 ARM 这样的强劲对手时;其次则是如何快速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系统,吸引更多企业和开发者加入其中。
对此,知合计算 CEO 孟建熠认为,尽管当前市场上存在着多种自研架构的竞争,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的选择,RISC-V 有望逐渐成为主流选择。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